股票 投资 增持 经济 金融 银行 汽车 法律 法制 大学 创业 求职 科普 文化 大数据 新能源 社会万象 消费金融 金融机构 美元指数 食品安全 科技新闻

零碳园区建设“提速键”按下:多能互补与虚拟电厂核心路径何解?

时间:2025-07-21作者:财阀佳分类:时尚科技浏览:11363

当前,我国零碳园区建设已从概念探索迈入规模化实施阶段。以江苏无锡市为例,其发布的《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4”体系:以零碳园区为中心,配套零碳工厂、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及服务机构建设。目标到2027年建成10个以上零碳园区、20家以上零碳工厂,并培育20家注册虚拟电厂,聚合可调能力达20万千瓦。云南楚雄国家高新区等地区也同步列入省级试点,探索区域化路径。

技术应用与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关键支撑

多能互补系统:无锡方案明确构建“电、热、冷、气、氢”综合能源网络,要求2027年园区可再生电力消费占比超30%(含绿证),终端电气化率达50%以上。

虚拟电厂规模化: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资源,实现电力灵活调度。无锡计划2025年推动8个源网荷储项目,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智能化管理:依托碳管理平台实现能耗与碳排放全覆盖监测,要求50%以上规上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同步推进:

零碳园区将工业固废和水资源循环列为核心指标。无锡提出到2027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需达9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85%。“无废园区”理念通过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推动废弃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挑战与区域差异并存

尽管东部发达地区已出台系统性政策,但中西部园区仍处于试点申报阶段(如楚雄)。技术成本、商业模式创新(如储能收益依赖峰谷套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痛点亟待突破。

零碳园区已从单点技术应用转向系统化生态构建**。无锡的“光储直柔”建筑与楚雄的“绿美园区”计划,共同勾勒出未来园区“能源零碳化、管理数字化、产业协同化”的三维图景。

当前推进需破解三重矛盾:政策目标雄心与技术经济性的落差、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以及国际绿色标准对接的紧迫性——欧盟碳关税(CBAM)等机制正倒逼园区加速碳足迹认证体系建设。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安科瑞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哪些方案呢?”

安科瑞作为专业的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能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包括碳计量电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电动车有序充电以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解决方案,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利用“云边协同”智慧策略帮助园区充分利用好新能源,帮助园区明确降碳成本效益路线图。

2.1碳电表

碳电表是一种新型的计量工具,它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企业在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实际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动态计算并按照使用条件、区域等因素更新电碳因子,也就是平均每度电所蕴含的碳排放量。这个数值是实时更新的,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情况。碳电表的出现对于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这些数据,企业就可以追踪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根据碳排放情况优化电源结构,制定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集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分时电能计量及碳排放统计,根据不同使用工况的电碳折算因子集成碳结算功能,包含12组碳排放值及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它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生产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配合安科瑞碳资产管理平台,大大简化企业的碳排放统计工作。

wKgZPGh2JTCAIhguAACi--scUDA964.jpg

图1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

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

分布式光伏是零碳园区新能源建设的首选,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文、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相继出台,分布式光伏建设越来越需要面临并网、运行安全和能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建了就能用,建了便可以有稳定收益的。供电部门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保护、稳控系统、电能质量以及和调度的通信要求都比较高。

图2 分布式光伏建设系统图

①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光伏电站并网点需要监测并网点电能质量,包括电源频率、电源电压的大小、电压不平衡、直流分量、谐波/间谐波 THD、闪变等;

②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并网点安装防孤岛保护装置,防止光伏电站孤岛运行;

③光伏电站配置频率电压紧急控制控制,用于控制光伏电站出力,防止并网对电网造成干扰;

④并网点安装国网电能计量表和远动装置用于上传光伏电站发电数据,由当地供电部门确定;

⑤对于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系统,公共连接点处还需要配置防逆流保护装置,动作与切除或调节光伏逆变器,根据要求可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⑥配置国网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正/反向隔离装置、网络安全监测装置、远动网关等,按照电网要求的数据格式和安全要求接受电网调度;

⑦光伏监控系统需采集站内逆变器、箱变、保护测控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装置、防孤岛保护、电能计量等数据,在本地工作站实时监控,还需要把数据上传给电网调度系统,接受电网调度;

⑧根据当地供电部门需要配置光功率预测系统、AGC/AVC系统、微机防误系统、“四可”系统等,数据上传调度系统。

分布式光伏建设相关二次设备:

wKgZPGh2JTKAHe6TAAI58mpi86k574.jpg

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作为光伏发电蓄水池和中转站,在消纳光伏发电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零碳园区建设中必不可少。

按照GB/T 36547-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储能系统的微机保护配置要求:储能电站并网点配置AM5-IS防孤岛保护,非计划孤岛时应在2s动作,将储能电站与电网断开。

关于储能系统计量点的设置:如果储能系统接入园区内部电网,计量点设置在并网点。

储能单元应具备绝缘监测功能,当储能单元绝缘低时应能发出报警和/或跳闸信号通知储能变流器及计算机监控系统,如果BMS或者PCS不具备绝缘监测功能可单独配置直流绝缘监测装置。

通过10kV接入公用电网的储能系统电能质量宜满足GB/T19862要求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当储能系统的电能质量指标不满足要求时,配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并网点电能质量。

图3 储能系统图

储能系统二次设备选型

wKgZO2h2JTOAI0BrAAG4ZypaQ9k754.jpgwKgZPGh2JTSAD4m7AAG-RHjOM7I928.jpg

2.4有序充电解决方案

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是零碳园区能源转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为新能源车补充能源的充换电站也是必配设施。安科瑞有序充电系统基于预测算法,可以实现对企业变压器负荷率、光伏发电和充电负荷需求预测结合充电桩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光伏发电消纳,提升园区微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充电成本。

wKgZO2h2JTSASF65AARXAXR4tbY213.jpg

图4 有序充电系统图

有序充电系统设备选型方案

wKgZPGh2JTWAPDn6AARpC715CWc772.jpg

2.5碳资产管理方案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采用权威碳排放核算因子数据库,符合SO14064-1:2018 组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要求,为园区提供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功能,帮助园区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核查体系。

wKgZO2h2JTaACpLDAAIpuLUDyDA652.jpg

图5 碳排放核算符合性评估声明

2.6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主要采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变压器负荷等数据,根据设置的新能源使用逻辑来构建本地控制策略以及云端数据的交互,控制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可调负荷设备的出力与电力需求,并能根据经济效益模型在满足调度的前提下,进行光储置换,响应云端策略配置,充分消纳利用新能源。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数据采集:支持串口、以太网等多通道实时运行,满足各类风电与光伏逆变器、储能等设备接入;

通讯管理:支持Modbus RTU、Modbus TCP、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3、IEC 60870-5-104、MQTT等通信规约,可实现云边协同(结合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进行远程运维)、OTA升级、就地/远程切换、本地人机交互(选配);

边缘计算:灵活的报警阈值设置、主动上传报警信息、数据合并计算、逻辑控制、断点续传、数据加密、4G路由;

策略管理:防逆流、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有功/无功控制、光储协调等,并支持策略定制;

系统安全:基于不可信模型设计的用户权限,防止非法用户侵入;基于数据加密与数据安全验证技术,采用数据标定与防篡改机制,实现数据固证和可追溯;

运行安全:采集分析包括电池、温控及消防在内的全站信号与测量数据,实现运行安全预警预测。

3.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园区级微电网能源管理

在零碳或近零碳园区建设中,“光伏+储能+充电”组合必不可少的被应用到园区电网之中。随着新能源占比增加,园区的管理必须依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来实现碳资产管理、新能源策略控制、有序充电管理、能耗分析、设备运维等等。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园区有效的管理能源,其功能包括:

综合监控:实现园区变电站、光伏、储能、负荷、充电桩、环境数据的采集、监测、可视化展示、异常告警、事件查询、报表统计等功能;

智能控制:协同光伏、储能、负载等多种能源主体,动态规划智能策略,实现储能、光伏协调控制,比如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防逆流、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等;

能源分析:具备微电网能耗及效益分析、微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多维度电量分析,并进行日、月、年能源报表统计;

碳资产管理:企业碳资产管理功能,包括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盘查报告、碳交易记录等等。

功率预测:以历史光伏输出功率和历史数值天气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光伏发电单元的地理位置,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库,实现光伏发电的短时和超短时功率预测,并经进行误差分析;同时对微电网内所有负荷,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预测负荷功率曲线。

优化调度:根据分布式能源发电预测、负荷预测结果,并结合分时电价、电网交互功率及储能约束条件等因素,以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解析微电网运行功率计划,系统通过将功率计划进行分解,实现对光伏、储能、充电桩的优化控制。

wKgZPGh2JTeAK7P0AAG9z5pKpuc510.jpg

图6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零碳园区并非单一的减排单元,而是集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治理改革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抓手。其规划和建设需要合理利用工具和能源管理软件,来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未来,随着更多零碳园区的建成,其不仅将成为区域经济的 “绿色名片”,更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审核编辑 黄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